2)第2章 李克用2_唐朝那些事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势力一家独大,天下藩镇无一能与之匹敌。这才加速了唐朝的灭亡。

  有人指责皇帝不应该重用叛将,也有人指责说不应该猜忌功臣。在那个时代、该相信谁、不该相信谁,只有天知地知、和那个谁本人知。事实上叛将里面不也有好人吗?如:薛嵩、田弘正、刘总、李佑等。功臣里面不也有逆贼吗?如:仆固怀恩、李怀光等。这事找谁说理去?

  把藩镇之乱的根源统统归于皇帝,是不公平的。唐德宗曾下过《罪己诏》这只不过是一种担当、一种姿态,确切的说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谋略。

  藩镇割据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:

  1、节度使职位自主承袭,或父死子继、或兄终弟及。

  2、内部劫夺、以下克上,有部将杀、逐节度使自立的,也有牙兵(亲兵)杀、逐节度使拥立部将的。

  3、拒绝朝廷委派的节度使(但能接受由宦官担任的监军)到任。

  4、自征兵员、自收租税、自定法令、自任本辖区内(州县)的官吏。

  5、不愿意履行对国家应尽的义务,如:不积极主动地上缴利润、率兵勤王等。

  6、当中央的指示精神与其地方利益有冲突时,他们往往以武力相要挟。

  7、既当绿茶婊、又要立牌坊。既割据一方土地、又想要皇帝颁发委任状和象征权力的节度使旌节。

  以上第3和第7条足以证明、他们都毫不犹豫的认定自己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政府,不论他们怎么跋扈也不敢立国称王,至少还得使用唐朝的年号。这是中央的底线,踩到底线就意味着战争!

  这也是晚唐与五代十国最根本的区别,把中央失去控制的藩镇列入五代十国的论点是没有说服力的。更有甚者、称李克用为五代名将,对此我除了遗憾还是遗憾。

  二、中原防遏型:中原的概念通常是指黄河及长江流域,包括东南沿海的地区范围。防遏即防御、遏制的意思。中原的藩镇防遏的对象究竟是谁?我看大致有四类:

  1、河北三镇的割据势力。

  2、中原本土的叛臣,如:朱玫、王行瑜、秦宗权等。

  3、吐蕃、钻安史之乱的空子,占领河西、陇右使长安处于其威胁之下。

  4、黄巢、他率领的农民军与政府军的战争遍及大半个中原。

  上述中原形势的时间范围应定在自781年河北三镇叛乱开始,至884年黄巢败亡时止。需要说明的一点是:安史之乱是属于叛乱、不属于割据。此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。区别就在于是否取得了中央的许可证,是否主动使用过武力。

  从884年至907年这段时间,中原地区已有近一半逐渐成为朱温的天下。各藩镇互相斗殴、乱作一团,也就无所谓防不防遏的了。基本上中原防遏型藩镇是忠于大唐的。如:镇西节度使马璘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iv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